2010-05-19

學習自己尋找動脈

「這塊肌肉叫甚麼,這條神經線叫甚麼,這條靜脈在那條動脈的內側……」學解剖聽上去有點枯燥無味,但其實只要 有好的教授和學習方法,解剖學也可以是一門極有趣,又不太艱深的科目,畢竟,我們學的是自己的身體呢!

勿在股動脈外側下針 有些解剖結構在自己身體上已經可以很明顯地呈現出來,例如我們足背(即腳背)上有一條動脈叫足背動脈,它的跳 動在多數人身上是可以用手指感覺到,但怎樣找呢?你也可以自己找找看,首先提高拇趾,先在足背找到那一條因拇趾舉起而弓起的足腱,那跳動的足背動脈應該就 在那條腱的外側。醫科學生能在自己身體上找到所學的解剖結構,不只有趣,也有助記憶,在考試的時候更可以即時印證!學解剖也要強調臨床應用,例如在腹股溝 (俗稱大髀罅),有一條很重要的動脈叫股動脈,下肢的大部份血液都是它供應。股動脈的外側是股神經,而股動脈的內側就是股靜脈。為甚麼學生要記住這三條血 管及神經線的排列關係呢?是因為這排列關係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如果想把針插進去股靜脈來抽取靜脈血液,只要先用手指找到跳動的股動脈,然後在它的內側 插針,就是股靜脈了。但千萬不可以在股動脈的外側下針,因為這樣做不但抽不到血,更有可能傷害到股神經。若學生不明白這臨床應用,縱使是一時記住了相關的 排列關係,往後很快就會把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