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07

港大研究萬能幹細胞醫病製生物起搏器 進入動物實驗階段

由幹細胞培植而成的心臟肌肉、心臟起搏器,甚至是人工心臟,應用於治療各種心臟疾病,不再是天方夜譚,這一代人或許能看到成果。香港大學醫學院銳意 投入研究,成立專門研究萬能幹細胞的實驗,是邁向實現幹細胞治療疾病的第一步。
記者:鍾麗霞
港大醫學院幹細胞及再生醫學組主任李登偉教授形容,過去 10年幹細胞研究一日千里,由在實驗室培植用途多變的萬能幹細胞,到結合工程學技術成功培植小型心臟,他估計這一代人應該可以見到研究成果,到下一代更以 廣泛用作疾病治療。
將來培植各種器官

幹細胞
李登偉解釋,萬能幹細胞經過培植後,可化身為心臟、腦、脊椎、眼,甚至骨骼幹細胞,除可用於 治療嚴重心臟病,也可令中風及癱瘓病人康復,「幹細胞治療最大好處係治本,唔會淨係治標。」李登偉一直致力研究心臟幹細胞方面,數年前開始利用心臟幹細 胞、基因轉移技術或將兩者結合,培植心臟生物起搏器,希望可取代現時的電子起搏器,治療心律不平衡問題。他表示電子起搏器的電池用完要更換,又未能完全配 合身體需要,「好似有情緒反應,突然間好驚,或者上樓梯、跑步,心跳都會加快,電子起搏器未必跟到,個病人可能會突然暈低,或者覺得好攰;生物起搏器就唔 會有呢啲問題。」他表示,生物起搏器的研究已進入動物實驗階段,未來希望可以進行較長時間的試驗,觀察生物起搏器留在動物體內一、兩年的反應。另外,也成 功以心臟幹細胞培植心肌,甚至是小型心臟,理論上將來也可使用幹細胞培植各種器官用作移植,「將來唔一定要做器官移植,可以喺器官壞死之前,例如用幹細胞 培植嘅肌肉修補咗,就唔會出現器官衰竭。」
以往曾有失敗例子
幹細胞治療應用層面廣泛,但距離可在人體普及應用仍有一段時間,李登偉表示安全性考慮最重要,「講緊將幾千 萬,甚至過億個幹細胞放入身體,要保證每一個質素都咁好。」他指出,以往也曾有失敗例子,幹細胞未能發揮作用,令心臟衰竭的病人死去,故不應貿然進行人體 試驗,公眾也不要對幹細胞研究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胡亂接受相關治療。
促港府支持多撥經費
【本報訊】本港一直缺乏有系統的幹細胞研究,估計研究步伐最少落後先進國家五年,李登偉指,香港雖然起步遲, 但也可以少走「寃枉路」,故呼籲政府要重視及支持這方面的研究,撥出更多研究經費予各間院校開展相關研究,並要立例監管研究項目的質素。
「香港都 唔可以落後」 一直在美國進行幹細胞研究的李登偉,最近加入港大並設立人類幹細胞中央培植室,專門進行萬能幹細胞研究,他表 示政府經常說要發展知識型經濟,幹細胞研究便是其中一個值得重點發展的項目,可惜政府目前投入的資源太少,「內地呢幾年都成立幹細胞實驗室,香港都唔可以 落後。」李登偉表示也需加強市民對幹細胞治療的認識,「如果盲目做咗啲冇醫學根據嘅幹細胞治療,不但冇得益,仲隨時影響健康,係好唔想見到。」他指,一些 直接將動物幹細胞用於人體的治療,會有排斥及感染風險,故不建議市民採用。 
 
港大醫學院設立專門研究萬能幹細胞的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