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9

中醫養生之道特色"治未病"

提起「治未病」,也許不少人覺得有點陌生。其實,「治未病」這種說法起源於中醫學理論奠基之作《黃帝內經》,稱之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後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亦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的理論。把擅治未病的醫生稱為「聖人」、「上工」,這說明中醫對「治未病」的重視程度。
中醫「治未病」理論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愈後防復」三大主題。

一、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也就是說人們在沒有患病的時候,要積極預防疾病的發生。中醫以「正氣內存,邪不可干」的論述強調重視體質的內在因素,一方面提出「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和「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養生之道。另一方面要求人們「順應天時,天人合一」,積極消除致病因素,避免或減少它對人體的侵害,就可保證不發病或雖病亦不重。未病先防正是與現代「預防為主」的新醫學模式相吻合。它包含著調養精神、體格鍛煉、合理飲食、適時養生、科學用藥等豐富內容。

二、既病防變,治在發病之初。也就是說在患病以後,要積極採取措施預防疾病加重。一般來說,疾病的轉變是由表入裡,由輕變重,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因此,在防治疾病的過程中必須掌握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及其轉變途徑,做到早期診斷,有效治療,治在疾病發作加重之先。

三、除邪務盡,使病癒防復。所謂「愈後防復」,就是指在病癒或病情穩定之後,要注意預防復發,時刻掌握健康的「主動權」。一般病人初癒後,大多虛弱,這就要求在康復醫療中,做到除邪務盡。針對患者氣血衰少,津液虧虛,脾腎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點,採取綜合措施,促使臟腑組織功能盡快恢復正常,達到邪盡病癒,病不復發的目的。

中醫「治未病」並不是像西醫一樣簡單的體檢加治療建議。中醫有系統的養生保健理論體系和獨特的傳統療法。對那些「感覺不舒服而又查不出病」的亞健康人群,西醫往往束手無策。而中醫可以運用其特有的體質辨識(陰陽氣血虛實等),辨證施治、辨證施補、整體調理等方法,使這類人群恢復到健康狀態。對已經患病的人進行中醫藥特色治療,整體調理,以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預防疾病進展,提高免疫功能,促進疾病康復。對大病初癒者,中醫藥更可以發揮其整體調理的優勢,幫助患者恢復元氣。

開展「治未病」工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它是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重要舉措。防患於未然,使人們不生病、少生病或延緩疾病的發生,不僅可以減輕醫療衛生負擔,而且可以直接或間接地提高社會生產力,促進發展。另一方面能夠滿足人們群眾日益增長的預防保健、延年益壽的需求,進一步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再一方面是開展「治未病」工作,既是繼承中醫藥學術(在世界文化當中,唯獨中國人的養生學是其他民族所沒有的),又是拓展中醫藥服務領域的重要途徑,更是弘揚和傳播中醫藥文化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