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白琳
香港大學血液及腫瘤科副教授詹楚生指出,極少數癌症源自環境污染,少部份腸癌及乳癌與遺傳有關,其餘原因不
明。醫學界發現,甲基化可能是某些癌症的源頭。他解釋,人體的致癌基因與抑癌基因互相制衡,「致癌基因係壞人,一活躍身體就報警,
call抑癌基因出嚟阻止癌細胞分裂滋生。」不過,當抑癌基因與化合物「甲基」( methyl
group)結合,即「甲基化」,抑癌基因就被鎖死,「身體 call唔到警察」,癌細胞就可肆意增生。
獲頒國家科學獎
詹楚生的研究主要針對不適合接受骨髓移植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 100名患者的基因分析結果顯示,
15%有同一款基因( RARα)甲基化。他又在病情和治療方法相若的 70至 80名患者身上,發現三分一人的另一款基因(
p15)甲基化,患病五年後只有一成多人痊癒,沒有甲基化的一組痊癒率達六成多,兩者相差三倍。每年有 300個急性血癌新症,當中
200人屬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主要
50歲以上,只有三分一至一半成功獲移植骨髓。詹楚生指出,移植骨髓後存活率達四至五成,但只靠化療的病人存活率少於兩成。上述研究有助醫學界針對個別基
因甲基化來研發標靶療法,並為高危病人評估復發率。有外國藥廠根據詹楚生的研究結果,發明抗癌藥
Azacytidine,本港已採用一年多,成功令血癌患者的一般存活率由 15個月提升至 25個月,「對血癌病人嚟講,長
10個月已經算唔錯。」詹因連串血癌研究獲頒 2009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是這屆唯一獲獎的本港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