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4

「片皮鴨」式切細胞 三日可出院內鏡剝離術除癌減創傷

不幸患上癌症,以往為了確保癌細胞能完全被清除,很多時要切除部份器官保命,但手術創傷性極大。中文大學醫學院近年引入「內鏡粘膜下剝離術」,以「片皮鴨」方式為早期癌症病人除去癌細胞,新治療方法毋須開刀,儀器可由口部進入患處,可大大減低病人的創傷。 記者:林潔華
郭先生( 62歲)去年在檢查中發現大腸在上、中、下端均有瘜肉,獲轉介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治療,今年初接受內鏡粘膜下剝離術治療,將腸臟上半部的瘜肉切除,並需 在下周再接受手術,「手術唔使全身麻醉,又唔痛,手術八日後出得院,第二日仲返工㖭。」他若接受傳統手術,需要將整條結直腸切除,除創傷性大外,手術也有 機會引致併發症。
只合早期癌症患者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副教授趙偉仁表示,新手術只適合早期癌症患者,方法是將內視鏡及手術刀經口部插入胃、腸或 其他患處,再將生長在粘膜層的癌細胞像「片皮鴨」方式切除,故毋須切除器官,可以保留器官的原有功能,也免除開刀帶來的痛楚。估計每年約有 600至 800名早期腸癌病人適合接受內鏡粘膜下剝離術,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講座教授陳家亮表示,此技術去年逾六成是應用於早期腸癌病人,部份瘜肉非像「冬菇 椗」般凸起,而是呈扁平形狀,不能以傳統內視鏡手術切除,新技術可以「片」去腫瘤。陳家亮指,暫時很少醫院使用此技術,研究顯示在 06至 09年間在威院接受腸癌手術患者中, 35.7%接受傳統手術後出現併發症,包括因手術口接駁欠妥善而出現脗合口滲漏情況,但接受新手術的病人只有 12.1%出現併發症,病人更可即日下床活動,而傳統手術則需約 3至 4天。另外,病人的住院時間更由約 9天縮減至約 3天。另外,中大自 04年至今跟進了 196名完成內鏡粘膜下剝離術治療的癌症病人,當中 51.5%為胃癌、 27.6%腸癌、 16.8%食道癌,餘下是十二指腸癌及咽喉癌,大部份胃癌和食道癌病人要全身麻醉,而腸癌則可進行局部麻醉。陳家亮表示接受新手術的病人,有機會出現出血 和穿孔等問題,一般毋須再做手術補救,可利用內視鏡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