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2

混合治療醫兒童鼻敏感較傳統藥物快達致紓緩

本港空氣污染問題惡化,加上近期天氣忽冷忽熱,令鼻敏感的兒童病發增加,飽受流鼻水、鼻塞及打噴嚏之苦。中文大學的兒科專家指,由於鼻敏感會增加患 哮喘的風險,兩者病徵相近,易被忽略,若兒童在天氣轉變或運動後出現咳嗽或呼吸困難等症狀要注意;研究又顯示抗組織胺藥物配合預防抗炎藥物能在短時間紓緩 鼻敏感症狀。
記者:梁德倫
本港約有一半年齡介乎 6至 15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患上鼻敏感,另有 12%兒童則患哮喘。中大兒科學系教授李民瞻表示,鼻敏感與哮喘息息相關,約七至八成哮喘患者有鼻敏感,而患鼻敏感的兒童同時患上哮喘的風險更高三倍。
氣溫驟升降易致病發
李民瞻指出,鼻敏感患者會經常打噴嚏、流鼻水及鼻塞,令他們注意力較難集中,並影響睡眠質素。他又稱,本港的 空氣質素持續轉差,懸浮粒子等污染物上升,加上天氣反常,季節不再分明或氣溫經常驟升驟降,都會令鼻敏感及哮喘的發作更頻密。他提醒家長鼻敏感與哮喘病徵 相似,分別在於前者因接觸致敏原出現發炎腫脹等症狀,後者則是長期敏感導致持續性發病,有部份哮喘兒童的病徵更只有咳嗽,沒有氣喘等較嚴重症狀,故易令家 長誤以為只是一般敏感或傷風感冒,若病情持續惡化,隨時令療效減低。中大兒科學系一項於 06至 07年間進行的研究, 44位年齡介乎 6至 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鼻敏感患者分成兩組,一組為傳統治療對照組,另一組則是混合治療組,前者只服食傳統的抗組織胺藥物「非索那定」,後者則同時服食抗組 織胺藥物及預防性抗炎藥物「白三烯受體阻斷劑」,經過 16星期治療後,發現混合治療組患者只需 4星期就能紓緩鼻敏感病徵,但對照組則要 16星期才有紓緩迹象。
停藥後症狀再次出現 負責研究的李民瞻指,研究結果顯示若兒童鼻敏感患者需要在短時間內減輕病情,可選擇混合藥物治療;若患者在接 受傳統藥物治療無效後,也可考慮接受混合治療,但兩種治療也不能令鼻敏感斷尾,研究顯示參加者在 16星期後停藥,症狀會再次出現,故患者除非在發育期內自行斷尾,否則或需長期服藥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