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8

慎防急性心肌梗塞突擊

有心臟科醫生指出,冬季氣溫下降會令突發性心臟病個案大增,其中三分一患者因來不及送院救治而送命,死亡率比一般慢性心臟病者更高。低溫、活動量突增及情緒激動亦易致病發,部分患者病發前並無徵狀。現時新研製的生物工程抗體心臟支架植入手術,為應付急性心肌梗塞的一新選擇。

據心臟科專科梁偉宣醫生稱:「突發性心臟病中較常見乃為急性心肌梗塞,與慢性心臟病一樣,病因由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引起,隨年齡增長,易致血管內壁發炎及脂肪積聚,加上高血糖、高膽固醇及高血壓等因素令血管質素變得更差,血管收窄及硬化有礙血液流通。由於血液負責運送氧分及糖分,當心臟及腦部血液供應量不足,便會引發冠心病及中風風險。」
當血管處於不穩定狀態如血管內壁發炎,不同外來因素均可增加脂肪表層的爆裂機會,流出的脂肪及血小板混合物可阻塞血管內膜,令血管完全栓塞,血液無法運送至心臟肌肉,形成急性心肌梗塞。「寒冷天氣易致血壓上升及血液凝固,長者身體調節機能較差,如本身已有血管栓塞,冬天更易誘發突發性心臟病。除穿覑足夠禦寒衣物,長者應避免於寒風下出外及走斜路等。」此外,不習慣運動的長者不宜於寒冬期間及飽餐後做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心臟負荷;另風吹、上樓梯、拿重物,以及情緒激動等均易令腎上腺素上升,增加病發機會,長者要多加注意。

心絞痛乃心臟病一個較明顯的徵狀,慢性心臟病患者心絞痛程度較輕,痛楚可出現於前胸、下巴及後頸等部位。有別於慢性心臟病,急性心臟病病發會出現心絞劇痛,而痛楚主要集中於前胸口,猶如被大石壓覑胸口,出現氣促及呼吸困難徵狀,同時還會冒冷汗及血壓下降。「據臨脇數據顯示,有一半突發性心臟病者病發前並無明顯徵狀,形成很多猝死個案。吸煙、少運動、家族膽固醇病史等高危因素都會增加患心血管病風險,絕對不容忽視。」

梁醫生表示,保持進行適量運動令心血管更健康,減少心臟病及中風機會,早上空氣清新,人少車少是做運動的好時機。但若懷疑或已有心臟病或高血壓患者,應先求醫讓醫生作出正確診斷,否則胡亂運動隨時引起病發。天氣太寒冷時可留待中午或下午,待氣溫稍為回升才做運動。

植入心臟支架(俗稱「通波仔」)有助紓緩由血管栓塞引致的血管收窄及心絞痛等徵狀,減低再次病發機會。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心臟科副顧問醫生謝德新說:「通波仔有效紓緩血管收窄及改善穩定性心絞痛,此外,對於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由於脂肪斑塊撕裂導致血管完全栓塞,更需要進行緊急通波仔手術。」

心臟支架種類可分為傳統的裸金屬支架、現較常用的藥物塗層支架,以及新研製的生物工程抗體支架,「由於血塊容易積聚於支架,故患者接受手術後須同時服食抗血小板藥物,以減低血栓風險。然而,新生皮層將支架覆蓋後亦有機會令血管再收窄。而藥物塗層支架就有助抑制新生皮層生長,可減低血管再狹窄風險,但由於康復過程較慢,故須服食至少一年抗血小板藥物,減低晚期血栓風險。」如因某些原因未能長期服食藥物,謝醫生建議病人可考慮使用生物工程抗體支架,植入支架後,抗體可迅速吸引血液內皮祖細胞,加速損傷瘉合,大大減低血栓風險,加快修補的過程,同時接受抗血小板藥物療程,只須一個月,可減少藥費支出及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謝醫生又指,生物工程抗體心臟支架尤其適合於短期內需要接受其他外科手術的病人,以及其他部位如腦部、胃部有出血問題病者及部分急性心肌梗塞病人。